华艺网—欢迎您的访问

 

入会申请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栏目导航

   精彩图片

 
从延安出发——黄河发出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2-05-12 12:07:43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中国网 文字大小:[][][] 浏览次数:214次

1939年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在延安

冼星海、光未然——从延安走来

1939年3月的一个晚上,在西北旅社一间宽敞的窑洞里,作曲家冼星海正静静地坐在门边的椅子上,聆听一场小型朗诵会。诗人光未然激情四溢地朗诵着自己的新作《黄河吟》,在场的观众里,除了冼星海,还有抗敌演剧三队的队员们。

在延安早春3月的寒风中,恢宏豪迈的词句激起一股股澎湃燃烧的红色血液,激荡着在场每一个人。当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结束时,整个窑洞先是一片安静,随后顷刻间,被热烈的掌声所淹没。掌声中,冼星海第一个站了起来,一把将词稿抓过去说道:“我有把握把它写好!”

怎样的诗句,能让冼星海如此激动不已呢?

抗敌演剧三队战友们 1939年在晋西吕梁山游击区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年10月,25岁的光未然,经周恩来批准,率领抗敌演剧三队乘火车由武汉出发北上山西。11月1日一早,晨曦未露,队员们就打起背包准备东渡黄河转入吕梁抗日根据地。

临近午时,就在队员爬上山坡,准备下山渡河时,忽然听到滚滚雷声震地而来。万里晴空,雷声何来?赶牲口的老乡抬手一指:这响声来自山那边的壶口。

队员们翻下山坡,壶口便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只见原本宽广的黄河河面突然被挤在只有几丈宽的峡口里。河面上翻滚蒸腾着大团大团的水雾,正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泻千里,吼声振动天地。

当队员们登上渡船,40来个打着赤膊,皮肤黝黑的青壮年一声吆喝便“扑通、扑通”跳进河中,动作矫健敏捷,有秩序、有纪律的将渡船推入河水深处。随着划浆的节奏,一呼一应的喊着低沉的号子。一曲曲船工号子激起了队员们的激情,更燃起了光未然最原始的创作冲动。

从宜川到黄河东岸,光未然与抗敌演剧三队的队员们翻山越岭,辗转奔走,慰问抗日军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9年1月,随军行进的光未然却因不慎坠马导致左臂粉碎性骨折,由于前线医疗条件有限,被紧急护送到延安边区医院。

就医期间,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冼星海,也正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听闻消息,这对老友在延安重逢了。

早在1936年6月的上海,时年23岁的光未然就与30岁的冼星海相识,二人筹备了高尔基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并一同创作了《高尔基纪念之歌》那是诗人与音乐家第一次灵感碰撞,默契的种子就此在二人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延安再度相逢,二人相谈甚欢,相约再次合作。躺在病床上的光未然难掩内心激动,忍着疼痛将横渡黄河以及在黄河边行军时的感受一股脑口述出来,由队友胡志涛笔录,仅仅5天就完成了长诗《黄河吟》的创作。

光未然1939年在延安,此时他的左臂仍未恢复

在与光未然沟通后,拿到手稿的冼星海随即投入到音乐作品的创作之中。这一年,鲁迅艺术学院成立还不到一年,在山坡上并排的小窑洞里,其中一间正是冼星海与夫人钱韵玲居住的鲁艺教师宿舍。

年轻的冼星海、钱韵玲夫妇

在临窗的小书桌上,借助着菜油灯的光亮冼星海振笔直书,仅用6天便谱写出大合唱《黄河吟》的全部简谱。创作时,他饿了就抓一把光未然给他捎来的白砂糖,渴了就喝一碗妻子给他煮的红糖水,在这样艰苦朴素的环境下,又经过一周谱写完八个乐章的全部伴奏音乐。

在延安窑洞中创作的冼星海

3月31日,当抗敌演剧三队拿到由冼星海夫妇亲手订装成册的曲谱时,所有人都被冼星海高超严谨的艺术造诣所折服。曲谱字迹清冼秀丽,通篇一字不改,一字不涂。这样一部不朽经典是一次诗词与旋律的完美碰撞,交织出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冼星海在延安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珍贵手稿,曲谱上方粘贴的小条是冼星海为了使作品更加饱满,最后补上的几个小节。

那是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年代,当时的延安难以组织起一支像样的管弦乐队,于是,冼星海就地取材,硬是拼凑起一支由各式“乐器”组成的伴奏乐队。这支特殊的乐队里,有两三把提琴、一把口琴以及少量的民族乐器,缺少低音乐器,他们就将煤油桶改造成低音二胡;没有打击乐,就用脸盆,将勺子放入搪瓷缸中等方法制造出打击乐器。

《黄河大合唱》首演乐队合影

4月初的一天,随着首演的临近,光未然与冼星海对作品内容又进行了一次长谈。谈话中,冼星海希望将作品更名为更有气势,也更加响亮的《黄河大合唱》。经过慎重考虑,光未然欣然接受。于是,在首演前,这部作品最终被命名为日后名扬四海的《黄河大合唱》。

经过两周的紧张排练,1939年4月13日晚,《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成功完成了首次演出。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演出由邬析零指挥,抗敌演剧三队担任合唱,鲁艺师生20余人担任乐队伴奏。演出时,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他身披黑色斗篷,正好遮住受伤的左臂,他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向黄河倾诉民众的灾难。演出完毕,台下早已被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所淹没,冼星海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晚上是延安空前的音乐晚会,也就是全国从没有的音乐晚会。因内容非常新鲜,而且都是带着最新的创作形式!”

5月11日,是《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的另一次重要演出。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会上,冼星海本人指挥了这次演出。演出非常成功,在当天的日记中,冼星海激动地写道:   

“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前来观看了演出。乐曲结束后,毛泽东大喊了三声‘好’!”

冼星海亲自指挥《黄河大合唱》排练

从此,浸染着延安精神与爱国情怀的《黄河大合唱》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这部雄浑磅礴的作品不仅鼓舞着前线英勇抗战的红军战士,燃起了后方广大青年和学生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限向往,更对国统区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在当时,甚至连国民党官兵操练时,都会整齐地唱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1939年5月初,光未然所在的抗敌演剧三队完成了在延安的工作汇报与演出,再赴抗日前线。谁也不会想到,随队一同离开延安的光未然从此再无缘与冼星海相见,两位亲密无间的文艺战士竟没有留下一张合影。

那一年,冼星海33岁,光未然25岁,此时,谁又能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后方重庆,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又与一位16岁的少年续下了难舍情缘。

严良堃——不解之缘    

1940年8月的一天,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下属的“孩子剧团”,正在办事处驻地外的草地上演出《黄河大合唱》,现场指挥是当时还不满17岁的严良堃。虽然因为年龄原因,《黄河怨》的部分没有演出,但孩子们感情饱满的演出依然深深感染了现场每一位观众。

这是严良堃第一次指挥老师冼星海的作品《黄河大合唱》,谈到与冼星海的师生缘,严良堃曾生动地回忆过自己与冼星海的初识:

“当时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南京,敌占区很多人都到了武汉,星海也到了武汉。在一次抗日歌曲演唱会上,开始时由星海指挥全场唱《义勇军进行曲》,这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他的指挥非常新鲜,特别是唱到歌中的“起来!起来!起来!……一个‘起来’用左手向前一挥,第二个‘起来’右手一挥,到了第三个‘起来’两个手一齐向上一挥,并跟着向前跨了一大步,非常富有煽动力,把在场观众的情绪全都激发起来了。

我当时全身的汗毛孔都张开了,真正感觉到浑身热血沸腾。这使我明白了,指挥不仅仅只是打个“拍子”,还应起到鼓动大家情绪的作用。这次见面,他在台上,我在台下,我认识他,但他并不认识我。”

严良堃与冼星海初识于1938年的武汉。当时,冼星海曾作为老师,在武汉歌咏干部训练班教授指挥与作曲,严良堃作为学员,就这样与冼星海产生了交集。

在跟随老师学习指挥的日子里,武汉时常遭遇日军空袭,冼星海便索性将课堂设在防空洞外。回忆起这段战争岁月中的艺术启蒙,老师的一句话曾令严良堃终身受用。

“他说‘作为一个指挥,应当掌握非常过硬的基本技巧,对所需要的每一项基本功都要练到家;但一定要记住,在舞台上演出时,不要把所有的‘能耐‘,都用上,要根据音乐的需要,该用的才用,不要在音乐之外卖弄功夫。’这句话对我一生作学问都有很大的影响。”

严良堃一生指挥了上千场《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也早已融入到他的血液之中。作为延安精神与爱国主义最杰出的音乐作品代表作,严良堃将自己对祖国和艺术的热爱全部浇筑在《黄河大合唱》之中。

把一生献给《黄河大合唱》的严良堃

自1939年4月在延安首演以来,几十年里,为适应不同场合以及各种合唱的需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黄河大合唱》又衍生出了多个演出版本。这其中,国内外演出场次最多的当属由严良堃主持整理编订的“中央乐团演出本”《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中央乐团演出本总谱封面

1975年,为纪念冼星海逝世30周年的《黄河大合唱》演出,满怀艺术热情与历史使命感的严良堃牵头,组织当时中央乐团创作组成员田丰、施万春、陈兆勋等人对原有版本进行了修订与重新配器。

与其它演出版本相比,这一版本更加简明干练,音乐形象与主题思想也更加鲜明,各乐章伴奏部分按照延安原版的民乐伴奏编配而成,部分乐章前的诗朗诵配乐也进行了重新调整,赋予了原作以更多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是《黄河大合唱》众多改编版本中影响力最大的一部。

92岁高龄的严良堃最后一次指挥《黄河大合唱》

2015年8月24日,北京音乐厅,92岁高龄的严良堃最后一次在舞台上指挥《黄河大合唱》。演出完毕,台上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员和台下座无虚席的观众,毫不吝惜地将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音乐大师。

从1940年到2015年,75年里,严良堃指挥了多达千场的《黄河大合唱》。作为《黄河大合唱》的权威指挥和主要诠释者,每当谈起这部伟大的作品时,严老却总是谦虚地表示:“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成就,而是《黄河大合唱》中所蕴含的那种民族气魄、爱国精神、音乐强烈的感染力,使人民感动了。”

李心草——经典传承

中国交响乐团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接过中国交响乐团永久桂冠指挥严良堃的指挥棒,续写《黄河大合唱》的不朽篇章

80多年里,《黄河大合唱》历久弥新,除了作品气吞山河、震撼心灵的不竭之力,同样离不开几代文艺工作者的血脉传承。2015年8月24日,严良堃完成了自己最后一场《黄河大合唱》的指挥。走下舞台,他将指挥棒交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的李心草手中。

李心草指挥中国交响乐团演出《黄河大合唱》

此时的李心草,指挥《黄河大合唱》已逾数百场之多,谈及与这部作品的“缘分”,李心草笑称自己“可能是参与《黄河大合唱》演出形式最丰富的音乐工作者之一”。

除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以指挥家身份演绎《黄河大合唱》,李心草还曾以乐队演奏员与合唱团演员的角色参加过《黄河大合唱》的演出。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1988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演奏《黄河大合唱》,就是在严良堃老师的棒下演奏的。”

成为指挥后,在不断的演出中,李心草对常演常新的《黄河大合唱》有了更深的见解与感受:“《黄河大合唱》在舞台上久演不衰,每一次演奏演唱的时候,我都能得到新的体会,都能感到热血沸腾。新时代,当我们再一次唱响《黄河大合唱》,我觉得更多的意义是一种鼓舞,尤其是鼓舞年轻一代,为了祖国的强大去奋斗,去努力。”

《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音乐会已成为中国交响乐团的经典音乐会品牌

自1956年建团以来,《黄河大合唱》一直是中国交响乐团的保留曲目,在五湖四海,在世界各地,中国交响乐团向世界奏响《黄河大合唱》,同时也赋予了这部作品以新的活力与时代内涵。

从抗演三队、鲁艺师生到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从冼星海、光未然到严良堃、李心草,80多年里,几代红色艺术团和文艺工作者用尽毕生精力将《黄河大合唱》传唱至今。作为从延安走来的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国交响乐团有责任更有义务将这部中华儿女气壮山河的精神赞歌继承发扬。

战争年代,从人民苦难中走来的《黄河大合唱》奏响了中华民族危亡时刻的最强音,并最终凝结成一部跨越时间空间的旷世之作。而今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黄河大合唱》仍将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一如她经久不衰的激昂旋律,必将汇聚成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奋斗动力与民族脊梁,策马扬鞭,奔腾向前。

上一篇:延安新歌剧《白毛女》诞生始末
下一篇:魏东明抒情钢琴组曲《神秘的风铃》之《神秘的琴声》

网站首页 每日一星 艺苑故事 艺术家融媒体 艺术顾问 星光灿烂 艺术教育 联系我们 艺考直通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辛庄北口170号   电话:010-52875082  信箱:cnartist@126.com 
Copyright © 2007-2014 网站设计:搜扑互联